计算机概念 - 计算机历史

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年前。计算机有五代。每一代都见证了多项技术进步,改变了计算机的功能。这导致系统更紧凑、更强大、更坚固,而且成本更低。下面讨论了计算机的简史 −

第一代(1940-1956)

第一代计算机具有以下功能和组件 −

硬件

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的硬件是:真空管穿孔卡

功能

以下是第一代计算机的功能 −

  • 它支持机器语言。

  • 它的性能很慢

  • 由于使用真空管,它占用很大空间。

  • 它的存储容量很差。

  • 它消耗大量电力并产生大量热量。

内存

内存为 4000 位。

数据输入

输入仅通过计算机中的硬连线程序提供,主要是通过穿孔卡和纸带。

示例

第一代计算机的示例是 −

  • ENIAC
  • UNIVACTBM 701

第二代(1956-1963)

第一代计算机的几项进步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发展。以下是第二代计算机功能和组件的各种变化 −

硬件

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硬件是 −

  • 晶体管
  • 磁带

特点

它具有 − 等功能

  • 批处理操作系统

  • 速度更快,体积更小

  • 比上一代更可靠、更节能

  • 比上一代更便宜

内存

内存容量为 32,000 位。

数据输入

通过打孔卡提供输入。

示例

第二代计算机的示例是 −

  • Honeywell 400
  • CDC 1604
  • IBM 7030

第三代(1964-1971)

以下是第三代计算机的各种组件和功能 −

硬件

第三代计算机使用的硬件是 −

  • 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集成电路

  • 大容量磁盘和磁带

功能

第三代计算机的功能是 −

  • 支持分时操作系统

  • 比前几代更快、更小、更可靠、更便宜

  • 易于访问

内存

内存容量为 128,000 位。

数据输入

输入通过键盘和显示器提供。

示例

第三代计算机的示例是 −

  • IBM 360/370
  • CDC 6600
  • PDP 8/11

第四代(1972-2010)

第四代计算机具有以下组件和功能 −

硬件

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硬件是 −

  • IC采用超大规模集成 (VLSI) 技术
  • 半导体存储器
  • 磁带和软盘

特点

它支持 − 等功能

  • 多处理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 支持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
  • 小巧易用;手持式计算机已经发展起来
  • 无需外部冷却 &负担得起
  • 这一代见证了网络和互联网的发展
  • 它见证了 GUI 和鼠标新趋势的发展

内存

内存容量为 1 亿比特。

数据输入

输入通过改进的手持设备、键盘和鼠标提供。

示例

第四代计算机的例子是 −

  • Apple II
  • VAX 9000
  • CRAY 1(超级计算机)

第五代(2010 年至今)

这些是现代和先进的计算机。组件和操作的重大变化使第五代计算机比前几代计算机更加方便和可靠。

硬件

第五代计算机使用的硬件是−

  • 具有 VLSI 和纳米技术的集成电路

  • 支持 RAID 的大容量硬盘

  • 强大的服务器、互联网、集群计算

功能

它支持 − 等功能

  • 功能强大、价格低廉、可靠且易于使用。

  • 由于使用并行处理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因此便携性和速度更快。

  • 快速软件开发是可能。

内存

内存容量是无限的。

数据输入

输入通过 CDROM、光盘和其他触摸和语音输入设备提供。

示例

第五代计算机的例子是 −

  • IBM
  • Pentium
  • PARAM

computer_concepts_introduction_to_comput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