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通常称为 dApps,是在区块链或对等 (P2P) 计算机网络上运行的软件解决方案,而不是托管在单台机器上。与由中央机构管理的传统应用程序不同,dApps 分布在整个网络中,允许用户集体管理和控制它们。

DAO、DAC 和 DO 是在对等网络内的区块链上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它们代表了去中心化技术进步的前沿。

另一方面,去中心化金融,也称为 DeFi,使用区块链技术消除金融交易中的中介机构和中心化实体。它包括加密货币、区块链技术和支持点对点金融交易的软件。然而,由于编程不充分以及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测试不足,DeFi 目前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攻击。<​​/p>

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下 DApp 及其类型。DeFi 的概念将在本章的后续部分中解释。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的类型

从本质上讲,DApp 是通过几种方法之一运行的软件应用程序。它们分为三类 −

  • 类型 1
  • 类型 2
  • 类型 3

以下部分将详细解释这些类型的 DApp −

类型 1

在自己的专用区块链上运行,例如在以太坊网络上运行的标准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必要时,他们会使用原生代币,例如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ETH。

例如 Ethlance,这是一个利用 ETH 促进就业市场的 DApp。

类型 2

依赖已建立的区块链,这意味着他们利用类型 1 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同时结合自定义协议和代币。一个例子就是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基于智能合约的代币化 DApp。

第 2 类 DApp 的一个显著实例是 OMNI 网络,它作为建立在 比特币 之上的软件层,用于交易自定义数字资产和货币。

第 3 类

采用与第 2 类 DApp 相关的协议。

例如,SAFE 网络 使用 OMNI 网络协议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的要求

要成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或 DApp,必须满足某些规定。Johnston 等人在 2015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阐述了这一定义,题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或 DApps 的一般理论

  • DApp 必须完全开源并自主运行,确保没有任何单一实体控制其大部分代币。对应用程序的修改应由共识驱动,反映社区的意见。
  • 应用程序的数据和操作记录必须通过加密方式保护,并存储在公共、分散的区块链上,以消除任何中心故障点。
  • 应用程序必须使用加密代币来促进访问并激励用户(例如比特币网络中的矿工)的贡献。
  • 如果使用代币,则必须由分散式应用程序通过共识机制和相关加密算法生成。这种代币生成是矿工等贡献者提供价值的证据。

总体而言,DApps现在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金融应用、游戏、社交媒体和医疗保健等。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的功能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中建立共识可以通过实施共识算法来实现,包括工作量证明 (PoW)权益证明 (PoS)

迄今为止,PoW 已表现出对攻击的卓越抵御能力,比特币网络的广泛成功和信任就是明证。此外,DApp 能够通过挖矿、筹款和开发计划等各种方式分发代币(硬币)。

如何开发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传统应用程序通常包含一个用户界面、一个Web 服务器或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和一个后端数据库,代表一个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使用区块链作为其后端,它可以处理 DApps 实际计算背后的大部分逻辑。 DApp 开发中一个关键组件是智能合约,它在区块链上运行并包含必要的业务逻辑。

DApps 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DApp 和传统应用程序架构中的前端都可以采用胖客户端、移动应用程序或 Web 前端(Web 用户界面,UI)的形式。但是,它通常是 Web 前端,通常使用 JavaScript 框架(例如 ReactAngular)开发。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的示例

以下是一些最受欢迎的 DApp 示例 −

  1. KYC-Chain
  2. OpenBazaar
  3. Lazooz

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些 −

1. KYC-Chain

此应用程序提供基于智能合约安全、方便地管理"了解您的客户 (KYC)"数据的功能。

2. OpenBazaar

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可促进卖家和买家之间的直接交易,而无需 eBay 或亚马逊等中介机构。

与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不同,OpenBazaar 不依赖区块链,而是利用点对点网络中的分布式哈希表进行通信和数据共享。OpenBazaar 上的付款可以使用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进行。

3. Lazooz

这是 Uber 的去中心化版本。它允许点对点拼车,并通过移动证明激励用户,并且他们可以赚取 Zooz 币。

去中心化网络

去中心化网络的概念是指没有中央权威或权威团体控制的愿景。最初,互联网被设计为去中心化的,使用HTTP、SMTPDNS等开放协议,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它们并加入互联网。

然而,在这些协议之上引入Web 层,转向了更面向服务的结构,导致Facebook、Google、Twitter 和 Amazon等以盈利为导向的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这些公司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但他们创建了一个更加受控制、集中和封闭的系统。

这些商业巨头的崛起引发了人们对隐私和数据保护的重大担忧,因为它们垄断了互联网。尽管这些商业模式高效且受欢迎,但由于控制在线环境的实体数量有限,它们对隐私和去中心化构成了威胁。

Web 3.0

Web 1.0 或 Web 1 是最初的万维网,于 1989 年开发。这是静态网页托管在服务器上的时代,通常只允许从用户的角度进行读取操作。

另一方面,Web 2.0 是更多面向服务和网络托管应用程序开始出现的时代。电子商务网站、社交网络和应用程序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Web 3.0 或 Web 3 代表了去中心化互联网或网络的概念,它将改变我们今天与互联网互动的方式。这标志着一个以用户为优先、以去中心化方式运作的新时代,不受任何单一权威机构、大型组织或互联网公司的控制。

Web 3 的示例

Web 3 的示例包括 −

Steemit

基于 Steem 区块链STEEM 加密货币构建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会因其贡献而获得加密货币奖励,根据收到的投票数,可获得更多代币。

状态

提供安全和私密消息服务的去中心化通信平台。

IPFS

点对点超媒体/存储协议,支持在点对点网络上进行去中心化存储和数据共享。

去中心化身份

去中心化身份最近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身份问题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目前,由于大型互联网公司和类似组织的主导地位,用户的身份往往不受身份持有者的控制,从而引发隐私问题。去中心化身份旨在将身份凭证的控制权交还给身份持有者,让他们决定何时、如何以及与谁共享凭证。

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微软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开发了一个名为"身份覆盖网络 (ION)"的去中心化身份网络。该基础设施建立在W3C去中心化身份基金会为去中心化身份所做的工作之上。

IBM和全球其他组织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